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我校蔡素芝副教授在有机室温磷光材料领域开展综述性研究

时间:2024-02-27浏览:24设置

室温磷光材料在照明显示、安全标识、防伪加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迫切需要室温磷光材料具有超长发光寿命和高磷光效率。此外,实现在水溶液中室温磷光,甚至是近红外磷光,以及近红外激发室温磷光,对其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实现上述发光现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超分子自组装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例如,构筑超分子共晶框架,可以同时提高室温磷光效率和延长磷光发光寿命。通过大环宿主和发光染料超分子主客体组装,可实现水溶液中的纯有机室温磷光和近红外激发的室温磷光。采用多级超分子组装,可以获得近红外室温磷光。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增强纯有机室温磷光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

近日,蔡素芝副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题为“Enhancing Purely Organic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via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综述性文章。综述了采用超分子自组装增强纯有机室温磷光的研究进展。室温磷光发射可由超分子相互作用诱导或增强,如,单组分有机小分子或共晶中的氢键、π-π作用或静电相互作用,客体与大环主体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本文对超分子组装体系的构建、光物理性质,特别是室温磷光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指出了超分子组装室温磷光材料面临的主要挑战和进一步发展的前景。我们希望这一综述能够为理解超分子组装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机理,以及为设计高效长寿命室温磷光、水溶液中室温磷光、近红外室温磷光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我校为该研究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我校硕士研究生郑涵为文章第一作者,黄维院士、蔡素芝副教授及南京工业大学安众福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311922

返回原图
/